2025-11-03 HaiPress
不含“绒子”只含“丝” 不能称为羽绒服(百姓关注)
人民日报记者 胡笑源
天气转冷,羽绒服市场迎来销售旺季。各大电商平台上,羽绒服的价格低至几十元,高至上千元,内中的填充物却良莠不齐、暗藏陷阱。不少读者反映,网购羽绒服时遭遇以次充好、虚假宣传、退换索赔难等问题。
“摸着不蓬松,穿着不暖和,还经常钻绒跑毛。”上海长宁区读者陈先生去年冬天在某电商平台花费206元购买了一件“90%鸭绒填充”的羽绒服,剪开后却发现里面全是以次充好的单根羽丝、绒丝。